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创新思路 重点突破 农机化实现全面协调发展

    过去的一年,市农机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大局,主动适应新常态,强化服务,积极作为,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有力地促进了农机化全面快速健康发展。截止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90万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8%,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年初,市政府被枣庄市政府表彰为全市农机化工作先进单位、市农机局被评为全市农机化工作先进集体。我市被列为全省农机报废更新试点县、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县和农机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县。6月5日,山东省小麦收获开机仪式在我市成功举办,中央、省、市各级新闻媒体都作了宣传报道,提升了滕州的知名度,赢得各级领导和群众赞誉。
    一、规范组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高效惠民
    全面落实惠民政策,突出重点,严格程序,使补贴资金得以很好的落实。一是明确补贴重点。结合滕州实际,重点补贴联合收获机、深松机、粮食烘干机、大型拖拉机及薯类收获机械等,对低能高耗机具进行了报废更新,发挥了补贴资金的导向作用,农机装备机构不断优化。全市大型拖拉机发展档次大幅提升,8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1537台;联合收获机向大型高效发展,小麦联合收获机 2924台,玉米联合收获机1566台;深松机、粮食烘干机也加快发展,深松机械达到356台,粮食烘干设备32台(套)。二是严格工作程序。做到一个步骤不少,一个环节不缺,一个程序不减,做到公开、公正、透明。三是注重便民服务。抽调推广站、监理站精干力量,采取“一站式”服务,就近一次性为农民办好验货、挂牌和免费培训,使农户少跑路。全年落实农机补贴资金2600万元,其中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400万元,深松补助资金200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1143台(套),受益农户825户。实行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使用补贴资金1639万元,报废更新各类农机具1095台。
    二、强化组织服务,重要农时季节生产保障有力
    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农机系统主动放弃节假日,抢天时,重服务,确保了粮食丰产丰收。一是准备早。早部署,提前召开会议,部署农机化生产准备工作。早培训,举办各类农机技术培训班70期,培训农机技术人员近6000人次。早检修,由分管局长带队组织技术服务队,深入农机合作社和农机维修网点,现场指导机械检修、调试,提前准备好作业机械。二是标准严。把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作为秸秆禁烧的主推措施,严格技术标准,严把作业质量,做到“低留茬、细粉碎、匀抛洒”,确保收获、还田压茬进行,有效扩大了秸秆还田面积,大大缓解了防火压力。三是服务优。认真制定工作防范和应急预案,建立全市作业机械台账,结成帮扶对子,科学合理调度机械,确保成熟一块、收获一块、播种一块。严格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向机手提供咨询服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保障了农业生产进度及质量,三夏、三秋期间共接受机手咨询60余次。全力保障安全生产,出动宣传车30车次,到田间地头宣传农机安全知识,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四是效果好。三夏、三秋期间累计上阵机械5万余台(套),其中联合收获机械6千余台,全市86万亩小麦集中5天时间收获完毕,较往年提前了2天,全市84万亩玉米两周时间颗粒归仓,作业质量高,进度较往年明显加快,全市无火情,各级领导和群众非常满意。
    三、推进项目建设,农机化新技术推广步伐加快
    以实施省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和农机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等为契机,示范带动农机化新技术广泛应用。一是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实施机械化沃土工程,以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为重点,大力推广小麦机收、秸秆还田、玉米单粒直播和玉米机收、秸秆还田、机械深松深耕“一条龙”技术。召开了玉米机收秸秆还田演示会和玉米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演示会,示范带动效果明显。今年,小麦机收秸秆粉碎还田率达100%,玉米机收秸秆还田率达97.8%。二是大力推广农机深松作业技术。市政府印发了实施方案,在鲍沟镇召开了全市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现场会,通过严格程序,选取12个镇作为作业试点,作业期间成立3个督导组现场督导,确保作业质量,全市完成作业面积5万亩。三是大力推广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走农机农艺融合的路子,总结并推广了马铃薯耕、种、(水肥一体化、植保)管理、杀秧、收“一条龙”技术作业模式,我市马铃薯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3%,已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主动寻求马铃薯带芽机播突破,与农机生产企业联合进行了技术研究,通过多次改进,2016年有望投入使用。在2015年全省农机局长座谈会上,我市介绍了马铃薯全程机械化发展情况。大力推广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10月在南沙河镇召开了花生机收演示会,机收效果深受群众欢迎。
    四、精心培育主体,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坚持把农机合作社发展作为培植新型市场经营主体的发展重点,加大扶持力度,提升规范化建设水平。全市合作社发展到122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12家,枣庄市级示范社11家。合作社机械拥有量达到16562台(套),占全市的31%,农机总动力达64.8万千瓦,占全市的36%,农机作业服务面积占全市的57%。一是注重规范化建设。做好政策引导、技术培训、信息保障等各方面服务,举办了理论培训班,完善合作社制度建设和档案资料,做到了“一社一档”。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抓好典型扶持,积极为合作社协调资金、项目、土地等资源,深松作业补贴、社会化服务项目优先安排典型合作社,全市新建合作社库房4处。羊庄富强和西岗瑞丰被评为全省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鲍沟鑫剑获得省级农机作业规模化推进项目。三是创新服务模式。依托合作社,开展跨区作业、订单作业、规模化作业和土地流转、托管服务,不断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引导合作社延伸服务环节,支持发展粮食烘干机械化,新发展粮食烘干设备15台(套),全市烘干能力达到1100吨/天。积极整合农机维修资源,引导维修网点与农机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和农机合作社结合,打造集生产、管理、维修、销售和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农机4S店,大大提升了农机服务的质量,全市建设农机4S点1家。
    五、依法加强监管,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以省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标杆县项目为抓手,狠抓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农机安全监管服务措施。一是抓基础建设。投入20万元设立了无纸化考核教室,购置了电子桩考仪设备,并于11月第四期驾驶员考试中投入使用。二是抓惠农服务。加大农机安全反光贴推广工作,免费粘贴夜间反光装置1400台。推行农机年检联合服务,联合石油、联通、保险、金融等单位为机手提供“一站式”服务,为机手提供优惠和便利。同时,认真执行农业机械年检免费政策,为符合条件的15家合作社152台农业机械免费年检。设立 “流动监理站”,开通预约电话,进村入户办理牌证手续,在“最后一公里”搞服务。三是抓平安创建。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认真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和安全生产月活动,严厉打击无牌行使、无证驾驶、未检验作业等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各类违章行为355起,全部整改到位,实现了连续26年农机安全无事故。今年新创建姜屯远征和界河联众两个省级平安农机示范社,共创建省级示范社12个,示范镇14个。
    六、紧贴工作重心,农机实用人才培训成效明显
    坚持把农机教育培训与农机化重点工作相结合,注重农机实用人才培训。一是开展农机教育大培训。年初,制定了培训实施方案,举办了农机培训启动仪式,邀请省农机局监管处贾建国处长和农机技术推广站窦乐智站长授课。全年开展农机技术培训班60余次,累计培训各类农机技术人员13000余人次。二是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围绕实施的农机化项目,将培训课堂办到田间地头,先后开展了深松整地作业、马铃薯机械化生产和玉米缓控释肥“种肥同播”、玉米机收秸秆还田、花生机械化收获等技术培训班,通过现场演示会、咨询会的形式,以会代训,送农机科技到乡村、到农户、到机手。三是开展农机实用人才培训。在5个农机合作社设立了培训基地,常年联合农机合作社、农机维修网点,邀请农机生产、销售企业技术人员,现场开展农机化新技术、安全知识等实用技术。组织8名技术人员参加全省职业技能竞赛,两名同志成绩排名进入全省前30名,获得了“农机作业技术能手”称号。11月17日,举办了冬季防火和安全知识培训讲座,提升了农机合作社和农机维修网点的安全防范意识。
    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新挑战。今后一个时期,农业机械化仍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提高农机装备的使用效率,农机作业领域向全程、全面发展提速,农业机械化向高质、高效转型升级,将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常态。新的一年,市农机局将以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主动适应新常态,以农机农艺融合为突破,以农机安全生产、农机教育培训和党风廉政建设为保障,用好农机购置补贴这一政策,全面提升农机化作业水平,全面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牧渔林果等农村各业机械化全面发展,为建设高质高效现代农业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