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普查入户询问技巧
张裕辉 吉惠中\文
入户询问登记是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最重要环节,普查员能否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各种询问技巧,做到与调查对象融洽地沟通,直接影响普查入户数据采集质量,决定普查成败,工作中务必引起高度重视。下面笔者结合历次普查实践及前期经普试点工作的经历,谈点看法和建议。
入户准备要充分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登记是采取地毯式的上门入户访问方式进行,要直接和被调查者接触。在开展入户询问调查前,普查员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学习业务的准备。要熟悉这次经济普查填报对象和普查表中涉及的表式以及相关主要指标,学习和理解各项指标的含义和填报要求。其次,普查用具和相关证件的准备。要携带好普查员证件、普查告知书、详细的普查底册,带好普查用存满电的PDA(掌上电脑)。再次,普查前的心理准备。正确认识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的目的、意义,牢固树立完成此次普查工作的信心。同时要给自己设定几个“假如”,假如遇到普查对象不配合怎么办?遇到普查对象不在家怎么办等等。最后,还要注意自身仪表,指外表、举止、态度方面。如,普查员不能戴墨镜、不能穿过分暴露的衣服等。
入户时机要得当
在上门入户登记工作中,进门是一道“关卡”,因此,选择合适的调查时机尤为重要。普查员一定要根据不同的调查对象,以方便被调查户为原则,确定入户时间。如被调查对象是从事餐饮服务业的,应尽量避开被访对象的营业高峰期。再如,普查对象与顾客正在进行交易或清点钱物时暂不要进行调查,以免打扰普查对象的正常营业,引起对方反感情绪。另外,随着人们的防备心理和安全意识的增强,很多人不愿意在家里接待陌生人。面对这种情况,就要求每个普查员必须佩戴好普查证件,做好耐心解释工作。同时,还要在城镇街道每个住户单元醒目位置张贴致调查户一封信,公布该小区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照片,以打消调查户担心不法分子假冒普查员入户作案的顾虑。有经验的普查员对于特别的调查户,往往采取在调查户下班时等候在门口,与其取得联系,约定好时间,避免走冤枉路;对无法找到调查对象的,可以留言预约,也可在早晨或晚上,甚至在下雨天登门拜访,毕竟普查登记工作有一个月时间,寻找时机,总有成功约谈机会。
询问技巧要把握
在普查登记工作中,被调查对象可能出于各种原因,不愿意或未能真实地回答有关调查信息,所以普查员入户调查时要讲究方式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在遵守有关普查制度规定和要求的同时,往往可使普查登记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态度友善,紧扣主题。访问中,普查员要始终面带微笑,保持和蔼亲切、热情诚恳的谈话语气,营造轻松和谐的谈话氛围。交谈的内容要紧扣调查表中有关调查指标,专心听取对方意见。当被调查者口若悬河离题太远时,普查员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有礼貌地将话题重新引回调查表中有关调查内容,从而节省工作时间。
要注意询问方式。直来直去很容易引发调查对象反感,得不到真实信息,有时只要稍微转变一下方式就会收到满意的效果。如要核实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最好先问办一个营业执照要多少钱,一个月要缴多少税,再问哪一年办了营业执照,能否拿来看一看等,先拐一下弯,再切入正题,可能效果更好。又如调查经营收入,有人怕露富、怕增加税费的顾虑,可以尝试采用拉家常的方式,先从门面租金、税费、人员工资等入手,间接推算营业收入;也可以尝试缩短标的周期,先问一天能卖多少钱,再推算一年有多少营业收入,因为一天营业额数量小,且记得清,容易回答。
要坚持先易后难、先慢后快的原则。面对众多的企业,先从哪户开始调查,也有技巧。万事开头难,第一户乃至前几户调查户的选择非常重要。首先在企业中有目的地选择一些经营规模较小、能配合调查、且经营情况较为简单的企业,以取得调查经验和提高调查自信心。在现场登记的第一天,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头几户的登记速度要慢,登记的户数要少,遇到问题要及时请示,调查表要经指导员检查认可后,才能逐渐加快登记速度。这样有利于减少普查的原生性差错,提高登记质量。
要采取多方启发引导方法。根据事先了解的资料和观察情况,怀疑调查户有漏报、错报或者调查户回答不出来时,可以启发、引导调查户,对那些一时难以准确回答的问题,尽量用清查时已掌握的资料,去提醒对方。遇到对方不配合或态度恶劣,作为普查员首先必须要有真诚的态度,放下架子,采取与被调查户交朋友的办法,千万不能拍案而起,要态度沉着,耐心解释,反复说明接受经济普查是每个公民的应尽义务,告知所提供的一切资料信息均被保密,使对方冷静考虑,这样才能显示普查员的素质,也能履行好普查员的职责。
总之,入户询问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原则下,取得普查对象的信任并高质量完成普查任务,就是最好的方法技巧。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海复镇经普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