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军营,那是热血与纪律的熔炉,每一次紧急集合、每一场艰苦训练,都是为了守护山河安宁;如今步入地方应急管理局,这里成为新的战场,每一次灾害预警、每一回应急救援,同样是为了守护人民的幸福生活。身份在变,使命的重量却从未改变。
高嵩 ,1986年9月出生,自幼便对军人无限敬仰,对军事装备抱有浓厚的兴趣,对军营生活充满了无尽的向往。这份向往,如同一颗种子,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2006年,高嵩毫不犹豫地响应国家号召,踏上了参军入伍的征程,成为原南京军区一军一师二团的一员。从此,他的命运与军营紧密相连。从一名青涩的新兵成长为副班长,手中的坦克二级驾驶证,是汗水与坚持的见证。命运的转折如同海上的风浪,一次偶然的机会,高嵩从陆地的橄榄绿跃入了海洋的深蓝,开启了全新的篇章。在舰艇的甲板上,高嵩感受到了大海的广阔与深邃,每一次航行,都是对自我的一次洗礼。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高嵩都以卓越的军事素质、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优异的表现,赢得了战友的瞩目。年年被评为优秀士兵和优秀报道先进个人,四有军人和优秀共产党员也收入囊中,更是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这些荣誉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高嵩的军旅生涯,也见证了他不懈的努力与奋斗。
后来,高嵩踏入了机关的门槛,文字与镜头成了他的新伙伴。在报道员岗位上,高嵩不断磨砺自己,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战友,共同书写着军旅生涯中最灿烂的篇章。先后在《解放军报》《人民海军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权威报纸,以及中国军网、中国海军网等网络平台发表稿件一万余篇(幅)。其中,《武痴“萧十一郎”》便是他的得意之作。这篇文章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痴迷于自身专业的军人的形象,展现了军人的坚韧与执着。2017年3月14日,《武痴“萧十一郎”》在《解放军报》刊发后,迅速被《解放日报》、人民海军报等媒体转载刊发,各大主流网站也纷纷跟进报道,点击量突破十万注。2018年10月,《武痴“萧十一郎”》更是荣获全军第六届长征文艺奖,赢得了上级领导和官兵们的一致好评。
为了写出真实、生动的报道,高嵩每次都会随舰出海训练,深入一线采访。他的文字如潺潺流水,细腻而深情,滋润着读者的心田。他多次在全国、全军征文比赛中斩获奖项,被解放军报社、人民海军报社授予“优秀报道员”的称号,连年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2022年12月,服役满16年的高嵩投入了地方建设的大潮中,转业安置到滕州市界河镇应急管理办公室工作。尽管身份和角色发生了转变,但他依然保持着部队脚踏实地、雷厉风行的作风。
在应急管理工作岗位上,高嵩同样展现出了出色的能力和担当。他积极参与镇里的各项重大以及急难险重任务,特别是在工作三年行动系统填报期间,他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他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地工作。他的付出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赞扬。界河镇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为主题,在中联水泥厂、界河中学等地开展了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其中,一场洪水及台风灾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更是让人印象深刻。高嵩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们解释了火灾的形成和蔓延原理,并结合近年来发生的火灾案例,生动形象地提醒他们认识火灾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在他的引导下,学生们进行了逃生演练,并学习了灭火器的操作方法。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对消防安全有了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

此外,高嵩还积极参与北界河村防汛重点村方案制定与演练、滕州市聚源化工有限公司和山东大明消毒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危化企业,镇驻地五家加油站和40余家工贸企业的日常监管和指导工作。特别是在今年全市提倡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工作期间,他身先士卒做好解释和日常监管工作,为镇里的安全稳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高嵩光荣入选滕州市第三实验小学筹建团队。面对土地征收的挑战,他深入群众家中耐心宣讲政策,悉心倾听民意,搭建了百姓与镇政府之间的连心桥。经过不懈努力,勘探队已圆满完成勘探测量,后续工作亦在稳步有序地向前推进。
高嵩的故事是一首奋斗与奉献的赞歌。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军人的忠诚与担当,也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在地方工作岗位上书写了新的篇章。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地、从事何种工作,只要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