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辛街道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五闯五攻五样板”发展目标,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盯目标、狠抓落实,围绕中心、尽职担当。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2020年全年实际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7712万元,比上年增加5614万元,同比增长46%。规上工业产值3.96亿元,增长122.5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25亿元,增长88.59%。荣获“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是经济发展质效持续向好。克服疫情不利影响,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党工委、办事处全盘谋划、抓实双线,全心为民、保障底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战赢”。全力维护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积极协调保障粮油、蔬菜等生活必须品的流通供应,确保“米袋子、菜篮子”货足价稳。安全有效推动复工复产复学,确保辖区经济快速复苏回暖。双招双引再创佳绩,利用“广交会”“深交会”“枣庄——杭州招商周”等平台,借助德意控股、河北建工、大同平城集团等外商资源,前往项目驻地实地考察等多种有效的招商形式,先后新招引项目18个,新开工项目14个,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1个,新增注册外资企业1家。实现招商数量、项目类型双提升。重点项目强力推进,传化智慧物流小镇、市医养健康中心暨人民医院新院项目等2个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德意君瑞商业综合体、腾龙总部经济及专家公寓等2个项目列入枣庄重点项目;北辛科创园、公共服务设施综合馆等7个项目列入滕州市重点项目。其中,传化智慧物流小镇是北辛史上规模最大的招引项目,市医养健康中心暨人民医院新院项目对打造北部医疗区域中心起到决定性作用。目前各项目整体进度顺利可喜,超额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二是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企业培育增效提速,在建立领导干部帮包培育重点企业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企业帮扶,推进企业梯次培育。今年新增限上企业5家,其中批零企业3家、服务业企业2家,另储备企业4家。大力培育清峦、民创、谷东、成海4家典型企业,新增隆源煤业、腾达机电2家下转上企业,推动腾达特种不锈钢丝“小升规”,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全年3家规模以上企业目标任务。新兴产业势头正劲,大力发展电商直播经济,依托九伍科技、云视科技、创视科技,做强楼宇经济新增长点,培育总部经济等新兴业态,持续壮大经济增量。创视科技直播基地盘活了世茂商城闲置资源,吸引50家电商商户入驻,举办“好物中国”滕州站直播带货活动,实现7000万元销售额。云视科技盘活伦达B区闲置楼层,打造3万平米直播电商产业园,与“魔筷直播基地”合作举办网红选拔大赛。九伍科技盘活伦达D区闲置楼宇,与腾讯、网易等国内龙头合作,打造了大型互联网内容生产基地,北辛直播新业态已初露锋芒。工业引擎持续发力,今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的44%,较去年同比提高27%。工业技改投资较往年增幅33.6%,完成“双千”技改项目5个。协助嘉誉青年创业园做好省级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复审工作,助推原锻压机床二厂退城入园、提档升级转型为民创重工,40年老厂实现凤凰涅槃。北一机床组建的清峦福兴集团,成为鲁南地区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
三是城市品质建设跨越提升。棚改项目多点开花,同时推进北刘、孙庄、新兴北等7个棚改项目,涉及征地2465亩,搬迁居民2322户、企业56家、面积99.1万平米,拆迁数量是历年最多。其中,新兴北、孙庄区域已圆满动迁,王任居、二锻、汤庄区域已完成调查摸底,小岗、北刘区域清零扫尾,形成了遍地开花、百花争艳的北辛棚改建设新局面。交通路网扩容升级,启动实施龙岭路、滕龙路、大同北路等8条道路建设,新修路网20.6公里,提升善国路、学院路等4条干道辅路,北部交通路网更加完善,配套设施日趋成熟。其中,龙岭路连接了高速北出口、大同北路、滕龙路、320省道等多条道路,极大拓展了北部发展空间,真正形成了以道路贯通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城市设施不断优化,稳步推进腾龙总部经济、君瑞城商业综合体、星海国际广场八佰伴购物中心、佰佳兴、坚邦国际等9个商业开发项目,打造生态街巷15条,改造农贸市场3处。城市内涵品质得到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升温,幸福宜居的新北辛正向高端化迈进。
四是乡村振兴战略成果显著。脱贫攻坚精准发力,紧紧围绕“两不愁四保障”工作目标,坚定不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全力实施开发式扶贫、保障式扶贫。加大贫困户病房修缮、旱厕改造、院落硬化提升工程建设,街道70岁以上老年人、60岁以上病残人口全覆盖实施孝善养老项目,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三资管理坚实有力,立足居级经济发展,围绕“双增”目标,进一步规范农村产权交易流程,共建立42个新型经济组织,率先成立了1个滕北社区股份经济联合社,居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街道作为市级“三资”管理系统升级试点单位,共开设37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实体基本存款账户,率先启用了银农直联资金拨付系统,使资金使用拨付工作更安全便捷。2020年,街道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共完成居级集体产权、经营使用权交易项目173宗,交易额达2300余万元。生态绿化亮点纷呈,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投资600余万元实施冯河流域绿化工程,沿线栽植各类绿化苗木7万余株。实施千村行动绿化工程,新增造林面积560亩。打造近郊采摘园2处,新建月季花海、银杏园等游园3处,形成了红荷路沿线20分钟近郊游风景线,城市休闲空间不断拓展。
五是社会民生福祉深入推进。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探索形成“三位一体、五化统筹”社会治理北辛模式,将原有7个社区党总支优化调整管区划分,成立了10个社区党委,做实网格化管理,文化路社区迎接了省级观摩。大力推行“红色物业”、“零距离家园”等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全岗通、一网通办等服务流程再造,升级改造6个老旧小区,实现物业全覆盖。优先保障教育发展,投资1.5亿元,完善7所学校配套设施,中心小学红荷路校区、北关小学西校全面建成启用,新增学位2100个,进一步加强名师名校培育建设,北辛教育品牌持续提升。社会大局稳控有力,持续开展“雪亮工程”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安全生产“防风险、除隐患、严执法”专项行动等社会行动,高标准建设示范性退役军人服务站。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高标准完成人口普查工作,加大化解信访积案力度,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和谐。
六是基层党建队伍筑强堡垒。强化党建引领,突破原“支部居委”架构,设置10个社区大党委,按照“一个网格一个支部”的标准,对应成立64个网格党支部,细分128个基础网格、48个专属网格,在行业、楼宇、商圈等区域设立党小组或联合支部6个,建立12处网格党群服务站。整合党建资源,用好“双报到”机制,按照“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多方联动”的协同处置工作机制,动员驻区单位联合社区党组织开展“组团式”服务200余次。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动态摸排,选派9名科级干部“一对一”重点指导培育。建立阵地体系,健全“党建+商圈+个体户”机制,拟定“一核三融四心五联”共驻共建模式,创建了翔宇楼宇党建示范点。融合物业管理、老干部之家、社会治理工作站、组织力提升、实践中心为一体,打造了文化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优选出35个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选派党建指导员5名,创建了善国盛景等15个“红色”物业建设示范项目。抓好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淬火提质行动,大力整顿干部作风,形成干事创业、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招收27名社区工作者,整顿完成软弱涣散村党组织3个,优化调整村居干部3名,基层力量进一步充实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