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0年城乡建设工作情况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住建局锚定“五闯五攻五样板”和全力争当全省县域高质量发展样板城市的目标要求,把加快城乡建设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面推进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以更高定位推动城市功能、品质提升。
(一)城市基础公用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一是高标准推进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年开工建设城市道路、桥梁、隧道等项目36个,累计完成投资5.28亿元。完成了振兴路、荆河东路等城市重点道路建设和荆泉路、振兴路沿线景观绿化提升工程,新增绿化面积24.5万平方米。二是加快推进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的公共服务设施综合馆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7亿元,确保年内完成主体结构封顶的目标。三是全面推进城市品质提升试点片区建设,出台了《滕州市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编制了《滕州市龙泉广场试点片区实施方案》,试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预计全年完成投资1.2亿元。四是稳步实施海绵城市建设,累计建成海绵城市面积达15.3平方公里,超额完成“十三五”期间15平方公里的任务目标。五是全面提升城市燃气、供热保障能力,新建燃气区域调压站(柜、箱)52座,铺设燃气管网100公里,预计全年新发展燃气用户1.8万户;新增用热面积240万平方米,新建供热管网2.2公里,完成了总投资1.7亿元的经济开发区蒸汽管网建设工程,协调解决了开发区亿源热电关停问题,确保了今冬正常供暖。
(二)城市品质得到新提升。一是强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全年实施盛泉路、孙庄、五里坂等7个棚改项目,争取上级各类棚改奖补资金约6500万元,累计征收房屋面积约122万平方米,搬迁居民3100余户,建设安置房6000套、360万平方米。同时,完成了木石化工园区二期张秦庄、谷山村等7个村庄3151户居民搬迁工作,完成了官桥镇迎贤苑安置房A、B区建设和中韩村、北韩村744户居民回迁上房工作。二是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完成了食品厂宿舍、杏坛西区、农业局宿舍等20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完成投资2998万元,改造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约1万户。
(三)房地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一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全年房地产开发在建项目58个,施工面积1009.4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98.15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9个,新开工面积237.48万平方米。调整商品房预售条件,批准预售13533套、207万平方米,累计销售面积108万平方米,商品房住宅均价8109元/平方米,同比增加4.7%,环比增长低于2%,住宅销售价格处于合理区间。二是扎实抓好住房保障工作。滕阳花园446套经适房项目已竣工,将于近期销售。全面规范公租房和住房租赁补贴工作,收取公租房租金570余万元,受理住房租赁补贴申请137户。强化公租房入户巡查后期管理,腾退公租房39套,确保了住房保障工作的公平公正。
(四)物业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推进物业管理职能下沉,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理顺镇街属地管理职责加强物业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滕政办发〔2020〕3号),将13项物业管理权限全部下放街道社区。全面提升“红色物业”创建水平,深化党建引领“满意物业、温馨家园”建设,成立了全市物业管理行业综合党委,出台了具体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指导8家物业服务企业成立了独立党支部,6家企业建立了联合党支部,组织街道办事处选派党建指导员121名,在40余个住宅小区打造“红色物业”示范点。全面开展物业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积极探索物业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和社会满意度评价工作,物业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
(五)建筑业发展开创新局面。年内预计实现建筑业总产值约200亿元,建筑业增加值35亿元,我市连续四年获评“山东省建筑业10强县”。全面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深入开展工程质量提升行动,共监督工程697项,面积993.3万平方米,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218项,面积324万平方米。全市有2个项目成功申报省优质结构杯,2个项目申报枣庄市优质结构杯。全年开展安全生产检查120余次,实现所有在建项目100%全覆盖,确保了建筑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全面抓好工程建设扬尘治理,实行1+1+N帮包模式,确保扬尘措施落实到位。11月6日,枣庄市建筑施工质量安全扬尘治理暨智慧工地建设推进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
(六)城乡融合发展增添新活力。一是积极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工作,我市被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为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二是积极推进特色村镇创建工作,我市成功入围首批省级城乡融合发展实验区(枣庄市鲁南地区实验区),姜屯镇东滕城村列入第三批省级美丽村居建设试点。三是实行挂牌督战,全面落实贫困户住房保障政策,确保贫困户住房安全。2020年,实施了两批次非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第一批225户危房改造工程已全部完成,资金已全部拨付到户;第二批危房改造工程正在稳步推进,非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已超额完成。四是全力推动农村改厕管护工作。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滕州市农村改厕任务1738户。报请市政府出台了《健全完善农村改厕规范升级和后续管护长效机制工作方案》(滕政办字〔2020〕8号),所有镇均已建设农村改厕服务站并配备抽粪车辆,其中,级索、南沙河、界河等11个镇共建设厕所粪污发酵(中转)池21座,级索、界河等镇还积极探索建设智能化管护简易平台,后续管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七)烂尾工程化解取得新进展。充分发挥住建职能作用,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化解烂尾工程,较好地解决了伦达商贸城、兴盟国际商城、三盛星尚城五期、城市之光、龙水华庭等项目烂尾问题,部分项目已顺利复工建设。三盛星尚城五期住宅楼已解决资金问题,正在加紧施工。城市之光项目涉及消防、供暖问题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供暖工程正在施工建设。龙水华庭项目涉及拆迁征收问题已开展摸底丈量,正在完善规划、消防等相关手续。
(八)人民防空工作取得新成绩。深入开展人防系统专项治理,成立专班,建立台账,加大对往年欠缴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的项目催缴力度,共追缴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1.19亿元。加快人防指挥所工程建设,力争年底前完成地下主体结构施工。积极开展人防知识宣传,制作完成了三套(小学、初中、高中)学校防空防灾知识教学光盘,经省人防办审定,计划在全省宣传推广。狠抓人防工程质量监督、安全检查和日常维护管理,人防工程质量水平明显提升。
二、2021年城乡建设工作计划
(一)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实施府前东路、大同北路、林梓路、安居路、文化路、鑫旺街、大地路和善文东街等19条道路新建工程,实施平行路桥、鑫旺街跨冯河桥和城区人行道立交枢纽等3座桥梁工程建设,实施荆泉东路绿化、凯润花园北侧公园、通盛公园、大庙遗址公园、化肥厂焦化厂区域等公园项目建设。推进中心城区与高铁新区连接工程暨荆河东路东延、墨子湖隧道和平安西路建设工程,确保2021年竣工通车。启动振兴南路、保通路城市化道路改造和连接线道路枢纽建设。完成公共服务设施综合馆建设。二是抓好燃气设施建设。2021年,计划新增燃气管网45公里,新发展居民用户1.6万户,完成高铁新区天然气综合门站建设。引进中石化邹城气源管线,预计日新增气量5-15万立方米。根据各镇燃气专项规划,完善镇域天然气管网发展布局,以镇驻地农村社区居民和工商业用气需求为发展主线,逐步由“镇镇通”向“村村通”延伸,让广大农村居民真正用上清洁能源。三是加快城市供热工程建设。2021年,计划新增供热3万户、面积300万平方米。启动实施城区供热规划调整,优化城区供热布局。实施总投资2570万元的高铁新区供热管网工程建设。抓好南线高温热水集中供热工程续建工作,解决荆泉路区域冬季供热难题。
(二)加快城市更新改造。一是持续推进棚户区改造。适应棚改工作新形势,积极创新棚改融资渠道,破解资金难题。实施北辛街道杏东居、周庄、荆河街道柳楼居、龙泉街道冯东冯西居等4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征收居民房屋约1850户,搬迁居民约4900人,拆迁房屋面积66万平方米,新建安置房3700套。在完成上述4个棚改项目开工的同时,同步实施前后洪、东史居、朱李居三个项目搬迁工作。以上7个项目,累计征收居民房屋约4750户,搬迁居民约1.37万人,拆迁房屋面积155万平方米,新建安置房10350套。同时,加大往年项目“清零”扫尾力度,坚持集中攻坚,着力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确保全面完成“清零”扫尾任务。二是认真抓好老旧小区改造。抢抓国家支持老旧小区改造的政策机遇,引入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居民自愿、建管并重”的思路,采取大片区统筹平衡、跨片区组合平衡、小区内自求平衡等多种改造方式,计划对赵王河片区、杏坛片区、府前路片区、金城片区、春秋阁片区、荆善片区和八一矿小区等7个片区共54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改造总户数约2万户,改造面积约190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4.01亿元。
(三)加快房地产业发展。一是稳步推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建设条件意见书制度,形成合理、高效、可执行的管理新模式。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预(销)售管理,加大执法监察力度,严厉打击违规预售、捂盘惜售、哄抬房价、恶意炒房等扰乱房地产市场的行为。加强房地产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房地产市场环境。二是全面抓好住房保障工作。做好滕阳花园经适房销售工作。完成腾退收回公租房维修复新、再分配工作。做好全国公租房信息平台所需数据的整理和上传工作。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完善公租房监管措施,实现公租房长效管理。三是有效提升人防领域治理水平。加大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催缴追缴力度,确保把历史遗留的欠缴项目追缴到位。加快人防指挥所建设,力争2021年6月份前竣工使用。继续深入开展人防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广大群众应急减灾能力。四是全面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深入开展“红色物业”创建,2021年物业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到80%以上,业主委员会组建率达到45%以上,专业化物业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同时,深化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企业“五位一体”工作机制,推动各方力量协商共治。继续开展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努力提高物业服务水平。全面加强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形成“激励先进、鞭策失信”的良好氛围,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四)加快建筑业发展。一是努力打造“滕州建筑”品牌。以滕州建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为基础,整合各类资源,组建工程总承包企业集团,着力培育“滕州建筑”旗舰企业。二是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全面推广预制叠合板、预制楼梯在商品房开发项目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我市建筑工程装配式比率。三是强化质量安全监督监管。进一步深入开展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实施重点专项治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工地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四是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加大BIM技术、材料管控、质量管控、绿色施工等关键技术的应用,优先应用在起重机械设备管理、高支模、深基坑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监测预警,现场质量安全隐患排查,人员信息动态管理,高处作业防护预警,扬尘监测管控等五个方面,到2021年底,全市建成一批智慧工地示范项目,并实现数据互联互通,逐步形成完善的技术标准和应用体系。
(五)加快村镇建设步伐。一是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抓住我市被纳入首批山东省城乡融合发展实验区(枣庄市鲁南地区)重大机遇,围绕五大重点发展领域,按照枣庄市关于鲁南地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统一规划和部署,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全力推进试验区建设工作。二是重点做好农村“厕所革命”工作,认真探索改厕后管护的长效机制,切实巩固改厕成果,提高群众满意度。三是以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为统领,积极探索创新,全面推动特色小镇、历史文化名镇、美丽村居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共建、全民共享。
四、“十四五”规划发展思路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五年。城市建设正面临难得的政策叠加期、发展窗口期、历史机遇期。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着力建设宜居城市、绿色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不断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市竞争力。到“十四五”末,城市建成区面积达8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70%以上。
(一)完善城市基础公用设施,聚力增强城市承载功能。充分发挥城市核心辐射作用,做实城市“里子”,加快实施京台高速城区段高架、龙岭路等道路新改建工程,构建“十纵十横”路网格局。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加快实施通盛公园、振兴路冯河公园等城市公园建设,同步实施陶山路、文化路、荆河东路等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带建设。继续完善城市燃气和供热配套,启动与枣庄华润燃气互联互通滕州段项目,建设高铁新区天然气综合门站。实施富源热电长输供热管网、高铁新区供热管网、北线城区管网供热支线、南线供热二级管网置换等供热工程,提升城市供热保障能力。“十四五”期间,力争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00公里,新增海绵城市面积25平方公里,新增城市绿化面积500万平方米,新增燃气管网200公里,新增供热面积1500万平方米。到“十四五”末,滕州城市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30平方米,城市建成区路网密度达8.5公里/平方公里,城镇燃气管网普及率达100%,城市集中供热面积达4000万平方米,海绵城市建成率达55%。
(二)全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结构调整优化和品质提升。坚持城市开发建设方式从粗放型外延式发展向集约型内涵式发展转变,促进城市建设转型升级。一是继续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十四五”期间,全市计划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25个,征收居民住宅房屋2.1万户,新建安置房约4.2万套。围绕完善冯河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实施河道沿线的冯河、后屯、西七里沟等区域改造,改善提升城市水体自然风貌。围绕打通城市道路,补齐城市建设短板,实施柳楼居、何袁庄、东七里沟、赵楼街等区域改造,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围绕加强医疗康养功能,加快服务业发展,实施周庄、杏东等区域改造,进一步繁荣发展城市经济。围绕完善城市功能,推进钢材市场升级、铁路货场区域改造、实验小学扩建等,实施五里屯居、张刘庄、实小荆河路等区域改造,提升城市运行的便捷性、经济性。围绕改善中心城区环境,实施冯东、冯西、梁场、后大庙、董村、张明庄、荆庄、赵王河、杏坛居等区域改造,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围绕做大做强高铁新区,实施墨子湖周边的党村、荆沟等区域改造,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城市副中心。二是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十四五”期间,拟对全市2005年12月31日前建成使用,失养失修失管严重、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设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183个老旧小区全部进行改造,改造总户数约4.28万户,改造总面积约400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约10.5亿元。在改造中,健全统筹协调、居民参与、项目推进、长效管理等机制,建立改造资金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机制,完善项目审批、技术标准、存量资源整合利用、财税金融土地支持等配套政策,确保改造工作顺利进行。
(三)坚持“房住不炒”,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一是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探索建立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严厉打击房地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有效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在住宅项目中大力推广应用住宅产业化新技术、新理念,引导房地产开发向精品化、生态化转变,促进房地产项目品质整体提升。二是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的住房制度。推进公租房保障货币化改革,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提高住房租赁补贴标准。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房源,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三是统筹推进人民防空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编制《滕州市防空袭预案》,完成市人防指挥中心和人防专线基站建设。四是全面抓好党建引领“满意物业、温馨家园”建设,深入开展“红色物业”创建,完善体制机制,实现住宅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和工作全覆盖,业主委员会和专业化物业服务全覆盖。抓好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和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全面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努力争创山东物业区域品牌、“齐鲁红色物业”品牌,培育1家以上全省物业管理标杆企业、3家以上全省知名品牌物业服务企业。
(四)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提升建筑业发展质量,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支持建筑企业做大做强。 “十四五”期间,积极培育特级资质企业,培育1-2家EPC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咨询企业,扶持5个产值过10亿企业和8个产值过5亿企业,补齐资质门类短板,引入公路市政一级资质企业。积极探索金融企业与建筑企业合作模式,提升企业竞争力。二是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建筑,进一步提高城镇新区建设、重要功能区建设、房地产项目等领域的装配式建筑比例,提升建筑品质。三是突出创新驱动,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5G、大数据等技术在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全过程的研发、集成和应用,提升智能建造能力,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绿色建筑的融合发展。四是织牢工程质量安全责任体系,完善质量安全工作机制,深化质量安全专项治理,强化质量安全监管执法,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
(五)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改善镇村人居环境。一是突出抓好首批山东省城乡融合发展实验区(枣庄市鲁南地区)建设,到2025年,城乡融合重点领域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基本构建形成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城中村改造平台有效运转、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配置、城乡生态经济体系不断完善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二是加强特色小镇、历史文化名镇、美丽村居建设。立足各镇经济发展实际,深入挖掘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引导培育一批产业“特而强”、机制“新而活”、功能“聚而合”、形态“精而美”的特色小镇。全面加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管理,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美丽村居建设方面,科学选取村庄特色鲜明,工作基础较好的村庄,通过交通条件改善、自然生态美化、村庄风貌提升、文化底蕴挖掘,创建地域文化鲜明、建筑风格多样、田园风光宜人的美丽村居。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