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4日在滕州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健
2019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在中共滕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践行“政治同向、法治同轨、发展同力、与民同心”的工作理念,始终与党心民意同频共振,与“一府一委两院”合力并进。全年共召开主任会议11次,召开人大常委会会议10次,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21项,视察调研、执法检查12次,作出决议决定、审议视察意见26件。圆满完成了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紧跟核心,紧贴党心,一以贯之锤炼政治定力,在参与经济工作中发挥人大职能优势
维护核心,旗帜鲜明讲政治。在思想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坚决维护”;在工作上,坚守正确政治立场,自觉在市委领导之下开展工作,主动服从服务工作大局,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在行动上,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毫不含糊地贯彻党委意图,坚定不移地执行市委决策,确保党委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人大依法任免有机统一,全年共依法任免“一府一委两院”工作人员125人次,依法补选34名人大代表。
瞄准靶心,同促发展解难题。按照市委要求,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帮包了镇街、企业;常委会各位副主任在市委成立的聚焦产业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八个工作专班中,分别担任了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医养健康等产业的组长。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用心指导企业对外合作,主动参与项目招商引资。
服务中心,优化发展环境。常委会视察了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情况,要求对黑恶势力出重拳、下重手、“零容忍”,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环境。进一步完善了规范性文件的报备、审查、反馈等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备案审查工作的规范性和实效性,推进基层依法治理。
紧扣中心,突出重心,一着不让提升监督实效,在依法履职中彰显人大责任担当
抓实计划监督。市政府按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加大争资引项力度,加快重点工程建设,有序推进计划实施。对全市工业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全市交通重点工程建设、城乡环卫一体化等工作进行了评议。专题视察了城区医疗卫生机构规划建设情况,调研了全市妇女儿童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贯彻落实情况,组织调研热点问题,并督促有关部门予以整改,实验小学扩建得以实施,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得到缓解。
聚焦财政质效。常委会连年聚焦预算执行、财政预算同级审计,以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在充分审议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编制年度财政预算,尽最大努力客观规范,尽最大可能提高税收占比;强力监督审计报告反映的突出问题,着力提高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集中资金办成大事、办出亮点。
树牢司法权威。常委会听取审议了市法院关于司法责任制改革情况的报告,对市法院扎实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落地取得的良好效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常委会在听取市检察院关于检察建议规范化工作情况的报告后,作出了《加强市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工作的决定》,检察院认真落实人大决定,利用检察建议推进代表建议办理。
不忘初心,与民同心,一往情深“加码”民生监督,在解民忧护民利中展现为民情怀
精准之策助力扶贫攻坚。常委会组织了对全市扶贫工作的视察,重点察看了贫困对象是否精准、扶贫政策是否落实、扶贫项目是否到位、脱贫指标是否完成等内容。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求市政府及责任部门要高度重视,统一协调,靠前指挥,推动党的惠民政策全面落实。
法律利剑直指环保软肋。组织开展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奔着问题去、追着问题查、盯着问题改;针对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等突出问题,提出要对违规项目一抓到底、问责到人,使法规真正长出“牙齿”。常委会还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2018年全市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以及河湖长制落实情况的报告,对全市山体修复保护治理工作进行了评议。
严实之态促进难题破解。常委会在认真审议的基础上,指出,要把老百姓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住房保障突出问题作为大事来办,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订规划,通力协作配合,抓好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保障性住房分配和补贴发放等城建工作。要积极研究上级政策变化,认真制定对应措施,多方筹措棚改等住房保障建设资金。
多措之举补齐三农短板。常委会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清产核资情况的报告,视察了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情况,对全市耕地保护、鲁担惠农贷等工作进行了调研。建议市政府确保科学规划引领好,挖掘潜力培植好,简化流程服务好,优化环境发展好。
紧守公心,用情用心,一如既往发挥代表作用,在行权履职中展示代表风采
让代表履职“有底气”。坚持年年为代表“充电”,提高代表履职能力。组织70名市级人大代表,到浙江大学进行履职培训。让代表对党的十九大报告、宏观经济形势、新形势下依法治国、人大制度创新、人大代表如何正确履职等有了深刻的领悟;先后四次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英模人物为全市人大代表作专题报告。
让代表履职“聚人气”。加强市人大代表履职管理,建立健全代表履职档案,深化代表履职绩效考评。南沙河镇人大开设晚间“第二接待站”,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开辟一条“温馨小道”;滨湖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献爱心,慈善捐款达58万元;东郭镇人大把全镇25名代表“定职分责”,收集民意民声;级索镇人大组织市镇人大代表对镇直部门进行评议;鲍沟镇人大在全体代表中开展了“六个一”主题活动;大坞镇人大号召人大代表对发现的问题“随手拍”。全市镇街代表小组开展活动130余次,代表活动更加规范、更有成效。
让代表履职“接地气”。常委会坚持开展“双联”工作,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市人大代表400余人、市人大代表联系选民近5万人,收集选民的意见、建议。邀请人大代表参加常委会议、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让代表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市人大申报的《“双联”活动的实践与创新》,作为县级唯一入选的省级课题,现已成功结项。
让代表履职“更硬气”。将代表所提建议通过平台转交给承办单位,实现人大代表建议由“线下”到“线上”的网上办理,线上线下快捷互动,为政府与代表交流打通了一条“时光隧道”。并采取重点建议现场督办、集中督办、检察督办、审议办理情况报告等形式,加大对代表建议的督办力度。
坚守恒心,入脑入心,一刻不歇修炼自身内力,在砥砺锤炼干部队伍上焕发新活力
“学”字打头淬初心。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下步工作坚定了信心。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检视问题不走过场,更不搞形式,不怕揭“伤疤”、不怕扬“家丑”,全面查找不留死角,做到让问题早发现、短板早补齐、缺陷早完善、成果早转化。
“唱”响时代主旋律。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人大新闻宣传接地气、冒热气、有灵气。坚持守正创新,讲好人大故事、传导监督温度、展示代表风采。重大会议的宣传报道更加生动鲜活,重大议题的宣传报道更加深入深刻。去年,市人大共发表稿件1000余篇。我市被省人大授予全省人大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下”好上下一盘棋。常委会坚持市镇人大相向而行、协同发力,为滕州改革发展高唱正气歌,多聚正能量。全市上下互联互动,有机融合,镇街人大工作亮点纷呈。
2020年主要任务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常委会的总体要求是: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聚焦全面小康,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紧贴民生需求,认真履行法定职责,正确有效开展监督,切实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创新创优人大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高举旗帜,抓牢方向,始终贯彻时代要求
常委会要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做到政治过硬,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绝不能有温差、落差、偏差。做到政治上站稳立场,思想上辨清方向,步调上节拍一致。自觉地把人大各项工作置于市委的领导之下,与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在改革发展大局中找准人大站位和着力点,确保市委意图贯彻到位、市委主张落实到位。
着眼全局,抓实监督,努力提升人大作为
一要突出重点。要紧扣决胜全面小康社会,毫不动摇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主动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要力求精准。不管是视察调研,还是审议询问,都要把着力点放在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凝聚发展合力上,使人大履职的过程,切实成为反映民意、汇聚民智、凝聚民心的过程。三要彰显刚性。要坚持原则、敢于担当,不当“泥瓦匠和稀泥”。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和审议意见的督办落实,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敢破难点,勇碰硬点,直视热点,并通过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和工作评议等刚性监督手段,切实让监督开花结果,取得实效。
从严要求,抓细管理,深度激发代表活力
常委会要在建设“代表机关”上使劲用力。一要创新举措,让代表“想为会为”。完善政情通报制度,让代表知情知政,找准履职的切入点。明确代表职责,规范代表行为,为代表履职,定下“硬杠杠”。二要搭建平台,让代表“能为善为”。持续发挥人大代表工作站的作用,让代表和群众的诉求有处说、意愿有人听、问题有人管;建立健全代表履职档案,建立激励约束以及劝辞等机制,开展“代表好议案、好建议”和“办理代表建议好单位”评选活动,激发代表履职活力。三要率先垂范,让代表“勇为先为”。建议是代表监督的手段,引导代表多建言、为监督多担当、为选民多代言。让代表当好反映群众意愿的代言人、维护群众利益的“贴心人”、解决群众困难的热心人。四要完善机制,让代表“有为作为”。坚持向选民述职活动,丰富闭会期间代表活动形式内容,继续组织代表参加审议、视察、调研和专题询问等活动,让代表做好百姓最需要的“听筒”和“话筒”。
立足岗位,抓强作风,全面增强自身内功
全体人大工作者要重点修好“四门功课”:一是“理论课”。继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的举措做得更精、更细、更实。二是“法律课”。做好知识储备,要系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做到学中干、干中学,多思考、多磨练、多总结,成为人大工作的“法律专家”。三是“历史课”。广泛联系群众,参与调研、审议,提出真知灼见,只有拥有博古通今的知识、纵观全局的视野、缜密成熟的思维,方能尽其能、履其职。四是“文学课”。人大干部要加强自我“修炼”,增强“看齐意识”,高标准、严要求,更好地听民声、代民言、解民忧、集民智、聚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