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加快科技创新提升创新驱动力

时间:2019-10-29 来源:市委办信息调研室

加快科技创新  提升创新驱动力

——市科技局赴慈溪市学习考察报告

 

 

820日,市科技局组织人员对慈溪市进行了考察学习,围绕全国创新型县市创建、高新产业发展、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和现场考察。我们通过这次学习考察,感觉收获很大、深受启发,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拓宽了思路,看到了差距,明确了下步努力方向和重点。

一、考察基本情况

慈溪市区域区位现状

慈溪地处东海之滨、杭州湾南岸,东离宁波60公里,北距上海148公里,西至杭州138公里,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南翼环杭州湾地区上海、杭州、宁波三大都市经济金三角的中心,是连接沪甬两地的“黄金节点”,已全面融入沪杭甬2小时交通圈。2017年末,全市行政区划面积136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0.20万人,户籍人口105.27万人。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慈溪区域经济总量持续快速提升,依靠民营企业敢闯敢干、勇于争先,走出了一条符合时代发展要求、适合本地特点的改革开放之路,并在社会经济发展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以“智能家电、高端机械基础件、汽车及零部件”和“智能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为主的“3+3”结构体系。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分别从2013年的1033.75亿元和164.53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487.75亿元和290.13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013年的39932元和22539元上升到2017年的54894元和32088元。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国字号”荣誉。2018年,在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和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均居第6位。

科技创新情况

慈溪市始终坚持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为主线,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根本、以科技服务为支撑、以高端创新资源链接为手段”的创新转型发展之路。创新驱动始终为党委政府抓发展的核心战略,“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补齐科技创新短板”的共识日益强化。建立了市镇联动、部门协同的创新推进机制,坚持开展“科技惠企”专项服务,并在全省各县(市、区)中首推“科技会商”机制。先后制定出台《强化创新驱动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决定》等鼓励科技创新的文件,从全面布局、整体规划,再到贯彻落实、逐个突破,在平台建设、人才引进、企业培育、科技金融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2017年,全市新产品产值1282.6亿元,增长14.9%,新产品产值率达到45%R&D经费占GDP比重为2.86%,专利申请授权数量、科技进步相对变化水平长期位居全省前列。2019年慈溪市科技经费约1.3亿元。

慈溪市创新优势

  (1)战略地位凸显。国家发布实施的长三角城市群规划,把慈溪列入了与嘉兴、湖州等地级市相并列的九大中等城市之一,极大提升了慈溪在长三角中的地位;上海都市圈规划,明确了“1+10”城市群作为规划范围,慈溪在宁波接轨上海中的前沿地位和基础作用得以确立;省委确定的大湾区战略给慈溪带来了拥湾发展的良好契机;特别是随着沪嘉甬高铁的规划建设并在慈溪境内设立站点,标志着慈溪进入了高铁时代,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战略地位愈加凸显。

  (2)综合实力较强。科技综合实力稳居全省各县(市、区)前列:多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考核优秀市(县),被列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2013年以来,综合评价指数全省前列,在全省县(市、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评价报告中,全市R&D经费支出等多个指标位列全省前列;实施科研项目全省前列,累计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83项,宁波市重大科技项目60项,争取上级科技经费超亿元;获国家科技大奖全省前列,已累计11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大奖;专利申请授权全省前列,累计获授权专利近5.1万件,其中发明专利3000余件,年均增长超过13%20191-5月份,市级全社会研发投入17.04亿元,完成全年目标数的49%。市级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2.60亿元;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7.52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59.72%,同比增长5.68%,完成技术交易额超2亿元。1-4月完成发明专利申请490件,授权119件,累计有效发明专利2171件。

  (3)产业基础雄厚。家用电器、机械基础件、汽车及零部件三大特色优势产业占据主体地位,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0%,部分特色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包括电脑针织横机、双桶洗衣机、净水器、电熨斗、取暖器、微小型轴承、打火机、电源连接器、扑克牌等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超过50%以上,多的甚至达到75%以上,共有38类产品产量全国领先。

4)创新主体突出。我市市场经济发达,民营企业活跃,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6万家,居宁波各县(市、区)首位,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日益凸显,全市现有科技型企业1700余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39家;建成各级工程技术中心548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66家,规模以上研发机构设置率近年来处于全省前列。企业研发投入保持高位增长,2018年,全社会R&D经费支出预计达到50亿元,占GDP比重预计达到2.95%;全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预计超过七成。

慈溪市创新做法及特色

1)注重文化引领,激发创新动力。培育一种精神。慈溪围垦文化、移民文化中有着鲜明的创业文化基因,着眼新的发展要求,大力引导全社会尤其是企业家转变创业的理念和途径,突出“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支撑创新”,努力培育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明确一个导向。引导全社会用创新的眼光看待创新,用创新的规律评价创新,着力营造鼓励创新实践、保护创新热情、宽容创新挫折的氛围,使勇于创新、尊崇创新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每年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对科技创新领航企业和科技创新领军人物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表彰。形成一个激励。党委政府支持企业创新,注重用公共荣誉权来体现对企业创新的精神激励,推荐创新型企业家作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担任商会职务等,使创新的企业家充分感受到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尊重。

  (2)把握政策聚点,扶强创新主体。扶品牌、标准和知识产权。从单纯鼓励企业创牌,转向扶持企业开展品牌运作、创建区域品牌和行业品牌。扶块状经济。慈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认定为宁波国家高新区“一区多园”的高端装备制造专业园,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入选省级经济开发区;成立慈溪市环杭州湾创新经济区。推进小微企业园区建设,基本形成“一镇一园”的格局。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以特定产业为核心,大力挖掘培育区域特色优势。扶企业上市。深入推进“凤凰行动”慈溪计划,鼓励企业开展股份制改造、在新三板和宁波股交中心挂牌融资和境内外上市,并给予相应奖励。扶科技项目。对符合本地产业导向的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等专项进行重点扶持。积极推荐企业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宁波“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等,并给予相应配套补助,促进企业创新的典型示范和技术扩散。

  (3)强化公共服务,健全创新链条。在创新链的源头环节,抓公共技术孵化和技术研发平台。促成了中科院上海分院、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中国家电研究院等国字号科研单位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成立了环杭州湾政产学研联盟,建立了市军民融合技术研究院、宁波石墨烯创新应用中心、宁波航空产业技术研究院、宁波材料所杭州湾研究院等,在美国洛杉矶和杭州等地建立创业创新“飞地”。在创新链的知识流动环节,抓校企合作和中介服务平台。通过与浙江大学、沈阳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全面科技合作、举办科研成果发布会等多种途径,加强企业与大专院校、科技专家的交流沟通合作。近五年来,我市利用省网上技术市场、宁波产学研服务平台等,累计发布各类技术难题近千条,正式签约科技合作项目超过800项,合同成交额20余亿元。在创新链的末端环节,抓产品检测检验和展示平台。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宁波质监所、宁波检验检疫局合作成立慈溪家电检测中心,同时引进国际知名的商业服务机构Intertek集团等各类市场检测平台,为“慈溪制造”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测试、检验和认证等服务。

二、思考启示与建议

这次学习考察的目的慈溪作为浙江省科技发达县市,2018年,在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和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均居第6位。2018GDP1737亿元,市级可用财力170左右。2017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约2.86%2019年可达2.95%。市级科技经费约1.3亿元,市科技局支配9000多万元,财政科技经费方面我市与之差距较大。我们通过学习考察,在感受到慈溪发展氛围和令人震撼的发展成就的同时,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存在的差距,特别在科技创新方面,将是多方面、长期的。通过开展工作对标对表活动,充分借鉴慈溪科技工作经验,推动全体机关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完善举措,学习标杆,努力缩小差距,力争使高新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平台、高层次科技人才等工作有更多的亮点,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的核心因素,积极探索科技创新的有效路径和模式,注重发挥好市场配置各类创新要素的决定作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以企业为主体,提升我市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只有高层次企业才能吸引高层次人才。坚持扶优培强,强化示范带动,以高新技术企业带动人才。慈溪市30万户居民就有6万家企业,个体户13万个,规上企业1400多家,实际有1700多家,民营经济占这个产业的97%左右。支持企业成为创新发展主体。要使企业真正成为投资和投资决策主体、技术改造和科技研发主体、产学研合作参与主体、人才引进和培育主体、技术引进和成果转化承接主体。通过制定规划和产业政策支持、引导和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倡导精准服务,围绕企业创新所需,找准发力点,在研发信息、人才服务、科技培训、搭建平台、政策兑现等方面搞好服务,提升市整体自主创新能力。

(二)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蓬勃发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最具潜力、最具创造力,是地区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慈溪市近年来保持制造业长盛不衰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迅猛提升,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存量和增量。我们建议,切实加速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打好“招引、培育、提质、裂变”的组合拳,使全市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形成铺天盖地之势。“招引”就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两手抓、大中小项目一起上,既要航空母舰,又要摩托快艇,只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投资项目我们都欢迎、都支持、都安置,都服务。“培育”就是孵化育成科技型企业,要切实优化孵化创业服务环境,打造孵化平台和载体,制订出台孵化创业扶持政策,把我市打造成为创新创业的洼地,营造浓厚创业氛围,降低创业门槛。“提质”就是提升现有企业素质。着力抓好企业技术改造、规模膨胀、装备提升和技术嫁接,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大力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裂变”就是依托市内现有企业,通过加强政策引导,鼓励支持企业实施多元化、一体化战略,采取技术改造、人才引进、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创办科技型新项目。

(三)以合作为纽带,搭建招才引智新通道。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与国外大学、科研院所和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引进人才;加强与海外人才之间交流,积极把握与人才相互交流的机会,积极参加展览洽谈、高峰论坛等活动,广泛与海内外人才进行洽谈对接,宣传我创新创业环境和人才引进优惠政策。重点依托北京理工大学鲁南研究院、枣庄市北航机床创新研究院等校地合作创新平台快速发展,发挥联泓公司与中科院等17个科研单位成立的化工产业联盟作用,通过产学研合作、实施科技项目,引进人才,提升创新活力。

(四)加强高水平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和加强服务,促进企业研发平台提质增效,加强创新研发能力建设,搭建创新平台。增加政府投入,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借鉴慈溪方法,慈溪市科技局精心打造的智慧谷,与浙大王网合作运行,采取出售或出租方式引进科技型创新创业企业和单位,入驻企业3年免费入驻。企业办孵化器方面,慈溪集团投资创办孵化器,配套设施完善同样享受3年免费入驻。通过产学研合作,构建“政府—高校院所—社会资本—专业团队”多方参与的,以成果转化和创业孵化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借鉴慈溪经验,深化与中科院及国内重点高校的战略合作,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模式国际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管理制度现代化,创新创业与孵化育成相结合原则,打造综合性、高水平、对支撑和引领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的新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重点打造墨子科创园、双创基地、大数据产业园等体创新创业孵化平台。

(五)营造科技创新驱动新旧动能转换的最佳环境。牢牢抓住山东省列入全国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历史机遇,研究制订我市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意见,对接承接好上级各项激励扶持政策,促进全市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培育和发展。进一步整合全市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切实加大兑现落实力度。切实发挥好政府财政科技资金的引导、激励作用,按照不低于GDP增长幅度的标准,确保逐年增加。调整优化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的设置,既要与上级科技计划项目搞好衔接,又要符合全市科技创新发展的实际需要,切实加大对科技成果引进和转化、创新孵化平台载体建设的支持力度。借鉴慈溪市经验做法重点实施六大创新驱动工程,即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工程、创新创业引领工程、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工程;、人才保障工程、创新环境优化工程。建议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和科技工作会议,表彰奖励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以及优秀科技创新成果、项目和人才团队,在全市营造重视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助推全市新旧动能转换。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