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赴宿迁市、吴中区、张家港市考察学习城市管理工作

时间:2019-10-29 来源:市委办信息调研室

 

赴宿迁市、吴中区、张家港市考察

学习城市管理工作的报告

 

 

为进一步学习先进、借鉴经验、找准差距、弥补短板,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工作标准和水平,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提升标杆争创一流”学标对标活动工作方案》部署要求, 717日至19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广涛带领部分局属单位、机关科室、执法中队负责同志一行16人,赴宿迁市、苏州吴中区、张家港市等地进行了考察学习。总体上讲这次考察,收获颇丰、受益匪浅,启发很深、触动很大,危机紧逼、压力倍增。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一、考察城市基本情况

(一)宿迁市。江苏省北部地级市,面积8555平方公里,人口592万,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700多年的建城史,也是著名的“名酒之乡”“杨树之乡”“鱼米之乡”和“花木之乡”。宿迁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城市设计试点城市、联合国环保节能新型示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是城市管理的榜样城市,20181月,宿迁入选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二)吴中区。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的地理中心,全区总面积2231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745平方公里,太湖水域面积1486平方。近年来,吴中区坚持“山水苏州·人文吴中”目标定位,以科学规划为引领,着力优化“一核一轴一带”生产力布局,全力打造生态环境优美的最佳宜居城市。

(三)张家港市。属于苏州县级市,总面积999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77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6万,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20亿元,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第三名,目前已获得200多项国家级以上荣誉称号。20多年来,张家港市坚持“一把手抓两手”“两手抓、两手硬”的创建特色和经验,成为唯一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的县级市。201710月,张家港市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二、考察地区城市管理工作经验和做法

(一)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城市管理“新格局”。坚持城乡一体统筹管理的理念,健全工作机制,统一思想认识,建强“大城管”格局,凝聚合力推动城乡环境面貌提升。一是高位协调抓推进。宿迁市充分发挥城管委办公室作用,强化街道(乡镇)、社区城市管理责任落实,要求基层党政干部80%以上的精力用于城市管理工作。张家港市以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创建为契机,切实发挥市、镇两级城管委职能,定期组织现场办公、召开工作例会、通报工作进度、督促整改落实,推动省、市各项整治工程落地见效。二是科学考核促落实。宿迁市建立“日督查、周检查、月考核、季奖惩、年总评”城市管理督查考核机制,形成了统筹推进、市县联动、齐抓共管的“大城管”格局;将信用引入城市管理,采取试点先行的办法,对市区道路沿街商铺实施了信用承诺+契约管理模式,通过实行“失信惩戒、守信激励”的措施,有效增强了沿街商户履行市容环卫责任。如,该市项王路商业街入选首批江苏省诚信示范街区。张家港市实施《城乡大环境长效管理工作意见》《张家港市城乡大环境长效管理以奖代补经费兑付意见》,落实奖补资金,拉大考核奖补差距,按月考核、按月排名,提高区镇参与城乡环境整治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三是建立联勤联动提实效。张家港市公安局、城市管理局联合出台《公安交巡警、城管联动协作工作意见》,成立城警联合执法办公室(交警6名、城管执法人员6名、城管协管员16名),平时搭档出警工作,常态化开展联勤联动、协作互组。吴中区成立社会综合治理联动中心,围绕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问题,进一步推进基层网格化管理,完善跨部门协调机制,逐步实现部门之间、条块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共享,提升执法管理效能。

(二)实行严管重罚,练好市容管理“绣花功”。考察城市坚持问题导向、源头管控,“项目化、工程化”推进市容环境整治,强化精细管理,实践创新举措,城区基本实现“四无”目标。一是小广告基本没有。张家港市出台《乱涂乱贴乱发小广告联动治理工作意见》,建立文明办、公安局、城管局联合会办制度,采取“运营商停机、城管行政处罚、公安治安处罚、行业主管部门约谈”四项举措,对全市955个电话号码予以停机,约谈单位262起,清理7.8万余处。二是店外经营基本没有。张家港市积极构建行政、司法、社会“三位一体”链条式管理模式,城管部门依法对不配合的门店采取“零口供”执法,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做旁证材料,固定证据;人民法院对逾期不缴纳罚款的强制执行,符合法定情形的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市文明办将占道经营商户纳入社会诚信“黑榜”,并在媒体上公开曝光。通过治理,张家港城区占道经营同比下降90%三是流动摊贩基本没有。张家港市充分发挥城管委办公室职能,鼓励各街道、社区建设规范的摊贩疏导点,由市财政给予30%的经费补贴;每周开展“夜间大整治”,由城管、公安、市场监管、环保等部门联合实施,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工作人员积极配合,营造“部门联合、板块联动、城乡呼应”整治氛围,通过集中整治,张家港市城区流动摊下降80%四是明显暴露垃圾基本没有。张家港市实行城乡保洁“一体化”, 实现“一把扫帚扫到底”;将城区开放式小区、城中村、背街小巷、步行街等区域纳入市场化运行范畴,实现市场服务“规范化”;洗扫一体车、垃圾清运车、打捞船只、保洁电瓶车等机械设备配备到位,实现环卫作业“精细化”。宿迁市城管局采取PPP模式,携手北京环卫集团,对中心城区64平方公里范围内保洁范围进行市场化、一体化运作。通过引进先进的作业设备和科学的作业模式,并实施“以克论净”精细化考核,清扫后道路每平方米积尘量仅为2克左右。

(三)科学规划布局,打好垃圾分类“组合拳”。苏州是全国46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201512月就制定出台了《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促进办法》,仅2018年就新增垃圾分类小区243个、新增垃圾分类单位1600余个,新增或更新公共区域垃圾分类投放设施1200个。该市坚持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业态创新,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资源处置、绿色发展上创新发力,走出一条特色之路。一方面,垃圾分类做“减法”。如张家港市制定出台《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在城区公共机构、相关企业、居民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实施生活垃圾收集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以社区为单元、业主为主体,目前市区分类设施覆盖率超过80%另一方面,终端建设做“加法”。在吴中区考察时看到,吴山社区农贸市场有机生活垃圾处理站、越溪庭院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越溪街道大件垃圾分拣中心以及园林绿化垃圾处理站,各类分类收集、运输及处理设施设备运转正常,能够严格做到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张家港市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合作,建设静脉产业园,规划垃圾处置终端、实验示范、装备制造3个功能区块,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第三,注重宣传氛围营造。通过组建党员、妇联、志愿者等宣传队伍,开展主题宣传教育、评选垃圾分类示范学校等活动,让垃圾分类进广场、进社区、进学校,逐步提高市民的参与积极性和责任担当意识,使垃圾分类成为提升公民素质的重要指标。

(四)围绕群众需求,加快建设民生“好项目”。通过完善功能配套设施、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不断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让市民生活更加方便。一是实施公共厕所革命化改造。宿迁市从2013年开始启动“厕所革命”,目前市区220平方公里范围内免费开放的公厕达到912座,且均达到二类以上标准。特别是2017年以来着力推进第三代多功能公厕建设,在内部安装了免费WIFI、自动存取款、自动售卖、电子阅览、手机充电、电动擦鞋、饮水机、电视机、24小时书屋等综合服务设施设备,并统一命名为“街坊公舍”,收到群众一致好评和主流媒体的深度报道。二是开展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宿迁市每年都将农贸市场改造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科学排定建设改造计划,坚持功能布局科学化、设施设备标准化、业态配置多样化、配套服务便利化“四化”标准,并在部分菜场配套免费WIFI、立体货架、购物推车、充电桩等便民设施,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管理规范、环境怡人”的格局。近年来,宿迁市先后新建改造标准化农贸市场30个,让市民买菜购物享受到集市的价格、超市的管理服务水平。三是切实改善交通出行条件。宿迁市全面排查断头路、盲道缺失等各类道路不畅问题1073处,对26条主要道路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改造提升,增设各类公共停车设施78处,施划停车泊位5万个;张家港市近三年新增停车位3.9万个,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停车位对外开放,实施“潮汐”模式;建成公共自行车网点341个,投放公共自行车6600辆,市民借车卡办理达到20万张。四是彻底整治餐饮业油烟污染。宿迁市城管局通过运用市场化手段,积极引入社会资本,由第三方企业为1963个餐饮单位安装先进的油烟净化设施,并要求餐饮单位与运营企业签订后期维护合同,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洗、管养,实行一体化、长效化维护管理,不仅实现了政府、治理企业、餐饮单位和市民四方受益,而且有效改善了城市环境。五是注重园林绿化建设。张家港市城市园林绿化注重工程精品化、节点景观化、养护园艺化和环境舒适化,绿化覆盖率达43.75%,人均拥有绿地面积达14.22平方米,公园和公共绿地达到118个,平均每500米就有一个“绿色氧吧”。201710月,张家港市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五)强化队伍管理,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考察城市城管部门牢固树立“为人民管理城市、建人民满意城管”的理念,深入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活动,进一步提升了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张家港市城管局高标准建设“城管先锋港湾”党建服务阵地,培育“两站一支部”党建亮点(网格党群驿站、志愿者工作站和行动支部),打造了集党建宣传、党群服务、党员学习教育、志愿便民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党群服务品牌。同时,与社区、医院、学校等共建单位常态化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及时解决社区群众热点难点问题,实现资源在网格整合、服务在网格延伸、问题在网格解决、任务在网格落实。二是规范行政执法工作。张家港市城管局严格落实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息“双公示”,坚决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在全省率先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全员配发“科技三小件”(执法记录仪、城管通、对讲机),增强一线执法保障;与人民法院联合出台《非诉案件执行联动意见》,打通行政处罚与司法强制的关键环节,提高执法威严。三是加强与市民的互动交流。张家港市城管局在全省首创“城市e管家”公众交互系统,形成了一套“受理、指挥、处置、监管、研判”的城市管理监督指挥系统,目前软件注册用户超7万人,近5年办结城市管理案件50余万起,结案率98%。组建全省首家城市管理志愿者协会,目前,已吸纳会员单位149家,发展服务团队15个,招募志愿者3000余名,开展主题活动2000余场,启动实施城区“同创同建”,推动了道路交通、环境秩序方面“痛点”“难点”“重点”问题解决。四是开展标准化建设。宿迁市城管局先后制度了户外广告、公厕、便民疏导区、广场舞、店面装潢等100多项标准导则,极大地推动了城市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张家港市城管局牵头苏州大学,与苏大共建教学实习实训基地、研究室工作站、城市管理专业本科班,培养了一批懂理论、能实践、会管理的城市管理人才;与苏州大学合作编制《城市管理工作标准与操作指南》(张家港版),明确管理范围和标准,量化管理目标,在实践中提炼总结,形成可总结、可复制、可借鉴的张家港经验。

三、工作思考与建议

通过向宿迁市、苏州吴中区、张家港市等地对标学习,结合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实际,特提出如下五点思考和建议。

(一)做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公厕改造。目前,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缺少部分处置设备,制约了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经初步考察,我市将选择1-2个农贸市场建设有机垃圾处理站,就地处理消纳农贸市场有机垃圾;建设一处大件垃圾资源化利用站,对大件家具家电垃圾进行拆解粉碎和资源化利用;利用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环保综合项目的时机,配套规划建设园林绿化垃圾消纳站,确保所有分类投放、分类收运的垃圾最终流向对应的末端分类处理设施。建设一批类似宿迁“街坊公舍”标准的公厕,实行高标准管理,不断提升我市的公厕档次。

(二)加强执法执勤联动。借鉴张家港市做法,进一步落实城警联动机制建设,出台《公安交警、城管联动协作工作意见》,设立城警联合执法办公室,(交警4-6名、城管执法人员6-8名、城管协管员10名),重点在停车秩序整治、违章处罚等方面开展联动联勤、协作互助。同时,进一步建立完善城市管理与交通、住建、市场监管、文旅等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完善城管部门、镇街、社区、村居等相互衔接、合理分工的城市管理体系。健全镇街综合执法平台,完善执法联动机制,发挥综合执法办公室作用,保障执法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三)全面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着力从精细化、网格化、错时化、标准化和均等化五个方面创新突破,制定完善城市管理工作标准,充分发挥“四员合一”网格员作用,达到“白天晚上一个样,节假日平时一个样、大街小巷一个样”的城市管理效果。科学配置执法与管理人员和装备,均衡发力、全面管理,着力补齐城市管理的短板,全面提升执法管理水平。

(四)强化城市管理工作督导考核。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城市管理委员会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考核奖惩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各成员单位特别是各有关镇街履行城市管理工作的考核力度,一月一考核、一季度一排名,并严格兑现奖惩措施,充分调动各方参与城市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五)建设党建服务品牌。学习张家港市党建品牌化做法,推动建设“城管先锋驿站”党建服务阵地。把“城管先锋驿站”打造成集党建宣传、党群服务、党员学习教育、志愿便民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党群服务品牌(比如,在驿站内提供便民药箱、雨伞、充电器等便民用品及健康指数监测、饮水、如厕等便民服务;打造爱心书屋,购置冰箱、微波炉、饮水机等设备,为城管、环卫等一线职工解决饮水难、热饭难、休息难等问题)。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