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词人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意思是,对于同一问题、同一事物,不同的观测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唯有高瞻远瞩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拥有俯瞰世界的宽广视野。在刚刚结束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董沂峰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从六个“怎么看待”的视角,对我市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发展趋势、矛盾问题作了详细的阐释和科学的研判。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董沂峰的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掌握今年工作的主动权。
认识新常态,首先必须正确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发展速度。滕州是中国县域经济的一个单元,滕州经济与全国经济血脉相连,休戚与共。放眼全局,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趋缓,经济结构正在进行深度调整。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是最大动力,创新发展服务业成为经济竞争的重点。就好比一场马拉松比赛,运动员有一个最难熬的“高原期”,平稳度过“高原期”,就会成功在望。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也进入这一阶段,这时更需要比耐力、比毅力、比信心。2016年是“改革攻坚年”,我们既要认识到当前宏观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还要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因此,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些阶段性特征,牢牢抓住面临的机遇和优势,不断开创新常态下滕州发展的新局面。
认识新常态,必须正确看待当前的城市建设。我国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城镇化,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不过,“摊大饼”式的发展也带来一系列“城市病”。 这些问题,滕州也同样存在。如何实现滕州大拆大建的软着陆,是对我们驾驭经济全局能力的严峻考验。从全国看,城市正在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这几年,我们通过综合施策、国有企业介入等方式,主攻拆迁户回迁房建设,赢得了群众的满意。同时,适当建设高品质住宅,满足改善性住房需求,提升了滕州的城建档次和水平。当前,我市正处在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务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尽最大努力逐个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使滕州城市建设保持良性发展的好局面。
认识新常态,必须正确看待当前的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财政收入等主要工作。招商引资带来重点项目,项目落地投产运营又带来财政收入,三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多年来,我市强力助推招商引资工作,一大批重点项目落户滕州。然而,随着大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受经济下行、工业低迷、有效需求不足等影响,特别是今年随着国家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力度加大,滕州和全国一样,财政面临收入下降、支出增加的“两难”困局。越是困难时候,越是要坚定信心,“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爬坡的压力,我们既要树立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更要立足滕州的区位、资源、环境、产业优势,谋划一批重点项目,盯紧靠住抓招商、抓落地,实现有效投资、有效供给。当然,我们还要坚决防止回到过去那种“下指标、下任务”、“大呼隆”、拼资源、拼政策的招商方式,防止出现新的产能过剩。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对“两高”企业、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僵尸企业”,下决心实行关停并转或剥离重组,确保工业经济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认识新常态是前提,适应新常态是手段,引领新常态才是目的。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更是推动滕州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务必要抖擞精神,鼓足干劲,奋力拼搏,共克时艰,强力推动滕州经济发展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