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露际,晚霞将近时,在滕州大大小小的公园、广场、社区,散步休闲、锻炼健身的人们,尽情享受着运动带来的快乐。
当近2000名马拉松运动员再次云集滕州,参加微山湖湿地马拉松比赛;当2015全国女子足球锦标赛滕州赛区的运动员在滕州市体育中心体育场挥汗拼搏,此刻,谁是最后的胜者似乎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人们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家乡向世界敞开了怀抱,更多的人认识了滕州!
“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市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事业迸发着勃勃生机,围绕体育工作“群众化、竞技化、产业化、品牌化”,全力抓好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着力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努力提高体育产业化程度,倾力培植区域特色体育品牌,做到了“单项工作全国有名次,总体工作全省争一流”。
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全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山东省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先进单位、山东省全民健身休闲精品项目奖……一项项荣誉就是最好的证明。
体育设施逐步完善
时值冬季,每天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射在大地,公园里、广场上、社区活动中心内开始热闹起来,健身休闲的人们享受着运动带来的快乐,热情胜严寒。
“这样的画面也发生在各镇。”市体育局局长鲁开峰说:“早在2011年,全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就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市90%的村、居、大型社区基本配有体育健身设施。自2012年开始,我市每年都对2008年以前安装的100个村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器材进行提档升级,并鼓励有条件的镇街规划建设体育场馆等公共体育设施,新建室外足球场、户外健身中心等设施,形成市、镇(街道)、行政村(居)三级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网络,开放率达到100%。”
为给群众开展健身活动提供良好条件,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满足群众体育需求、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增强人民体质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研究、探索新时期全民健身工作。“十二五”期间,我市共对54个老旧小区进行了体育设施改造,对新建小区建设体育设施提出规范性要求,即体育设施应当与居民住宅区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这标志着我市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此项工作经验也在全省乃至全国得到推广。此外,每年举办群众体育活动70余项次,其中元旦长跑、迎春拔河、清明登山、五一健步走、环龙山龙湖自行车、全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羽毛球比赛、乒乓球邀请赛、篮球联赛、滕州市足球联赛等系列活动已制度化、品牌化、规范化,深受全市人民欢迎。
“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市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事业迸发着勃勃生机,围绕体育工作“群众化、竞技化、产业化、品牌化”,全力抓好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着力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努力提高体育产业化程度,倾力培植区域特色体育品牌,做到了“单项工作全国有名次,总体工作全省争一流”。
全民健身活力四射
“近年来,我们把发展单项体育协会、建设体育指导员队伍作为全民健身的有力抓手,在全省率先开展体育协会进校园活动。”市体育总会秘书处秘书长韩生云说。乒乓球协会进驻市第四实验小学,象棋协会进驻滕东中学,篮球协会进驻至善中学,羽毛球协会进驻滕州二中,受到了学校、家长和师生的一致好评。
截至目前,全市登记注册的单项体育协会26个,网球协会、跳绳协会等正在筹备建设中,体育俱乐部86个,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到3757人,健身活动站点1362处,每万人拥有健身活动站点8个,此指标已远超国家实施情况评估A类标准(5个)。公众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45%,此指标已远超国家实施情况评估A类标准(36%)。
此外,我市积极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每年监测2000人以上,建立起了相对完整的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贯彻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和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意见》,积极打造“10分钟社区健身圈”,群众可就近接受场地、指导、活动等服务。
竞技体育不断突破
提起韩国仁川亚运会,许多滕州人仍然记忆犹新。任文君不负众望,一举夺得四人皮划艇金牌和双人艇500米银牌;初次亮相亚运会赛场的张琳彬勇夺男子现代五项团体冠军,参加跆拳道女子62-67公斤级的刘情获得第三名。2金1银1铜,三名滕州籍健儿着实为滕州争了光。
成绩不止这些,全国第十二届运动会上滕州籍运动员获得1金4银1铜、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上滕州籍运动员获得22金7银3铜、枣庄市第八届运动会上滕州籍运动员获得了金牌和总分双第一……近年来,滕州籍运动员为国家、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争得了荣誉,为我市竞技体育事业良好发展打下了基础。
好成绩的取得源于我市对体育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十二五”期间,我市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抓好体育后备人才培育。2011年,新建的市体校投入使用,结束了7年租赁办学的历史,现有在岗教职员工55人,在校学生234人,设有6个教学班,开设了田径、举重、武术、游泳、摔跤、柔道、跆拳道、拳击、散打、篮球、网球等11个项目,体校教学、训练、管理、改革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2012年,市体校又新建了综合力量训练房、高标准的微机室、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和仪器室、图书室等,办学条件和训练设施不断改善。2013年,成功创建了2013-2016周期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15年,新建高标准钢结构训练房,目前,钢结构训练房主体工程已建设完工。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市体校向省级以上专业运动队输送了200余名优秀体育苗子,任文君、张琳彬等人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品牌赛事精彩纷呈
2014年,中国滕州首届微山湖湿地马拉松比赛举行,共有来自国内外的1700余名选手参赛,这也是全国第一个开创先河的国内四线城市的马拉松赛事,更是鲁南地区首个马拉松赛事。
为打造精品赛事,提高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我市积极向上级体育部门申请承办全省、全国体育赛事赛会。近年来,我市共承办3项国际级赛事,15项国家级赛事赛会,10项省级赛事赛会。据统计,除香港和台湾地区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运动员或裁判员来滕参加赛事活动,比赛规模规格、参赛人数、社会效益均居全省县级市首位。另外,我市体育彩票销售额再创新高。“十二五”期间累计实现销量6.1亿元,共为财政贡献体彩公益金2140余万元。到2015年底,全市体彩年销量将突破1.4亿元,体彩销售网点达到140家,创造就业岗位近240个。
此外,我市按照“高起点管理、高标准运行、高水平服务”的标准,充分发挥体育场馆社会服务功能,实行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市场化运作,推进体育产业品牌化发展,每年场馆承办、举办各类活动70余项,体育场馆综合经营效益不断提升,为体育市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