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局长、党组书记 董鸿洋
马驰原野繁花茂,羊跃神州事业兴。值此新春佳节到来之际,市科技局局长董鸿洋率全局干部职工对一年来支持滕州科技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广大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向全市人民拜年,祝大家羊年大吉,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2014年,市科技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提升创新能力,服务转型升级”的工作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牢牢把握工作重点,加大政策争取力度,强化工作推进落实,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目标,我市荣获“全国知识产权强县”荣誉称号。
新年新气象,2015年,市科技局将继续以改革创新的勇气、攻坚克难的锐气,振奋精神、真抓实干,重点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产学研合作创新、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民生科技创新四项工作,以高昂的姿态、扎实的工作、一流的业绩、创造全市科技工作新的、更大的辉煌,为建设幸福滕州作出更大贡献。
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打算
一、2014年主要工作成绩
今年以来,市科技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大政策争取力度,强化工作推进落实,为全市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我市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市”届满验收,成功创建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
一是科技项目实施有新突破。围绕优势特色产业,选择了一批技术水平高、转化效果好、产业带动强的科技项目申报上级科技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累计组织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7项、省级19项、市级60余项。其中,辛化硅胶“特大孔硅胶关键生产技术研发引进”项目列入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获扶持资金475万元,恒瑞磁电1个项目列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创新基金计划,鲁南机床、华强机床、益康药业3个项目列入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预计全年争取上级科技扶持资金可突破2500万元。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新发展。结合镇街产业特色,完善帮扶机制,加强调度管理,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全市预计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9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22.04%。新认定腾达不锈钢、嘉诺电子等1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46家,占枣庄地区总数60%以上。我市中小机床产业集群成功创建为“国家火炬计划中小数控机床特色产业基地”,成为枣庄地区首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标志着我市机床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是产学研合作创新取得新成效。深化与高校院所的合作关系,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招才引智,推动各类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新获批鲁南机床和华海保温2家省级院士工作站,全市院士工作站发展至7家。新增愚公机械、鲁南衡器等6家枣庄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达到31家。益康药业董事长高肇林成功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实现了我市国家级创新人才零的突破。新组织3人申报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鲁南机床“车铣复合加工技术创新团队”申报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我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将实现更大突破。
四是知识产权战略迈出新步伐。知识产权研发核心指标大幅提升,1-10月份,全市完成专利申请960件,授权72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50件,授权发明专利49件,同比增长72%。 强化专利执法,开展专利执法活动3次,检查场所10家,抽检商品1500多件,有效打击了侵权行为,净化了市场环境。
二、2015年工作打算
2015年,市科技局将继续以服务全市发展大局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大力提升产业层次和产业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动力的快速转换。
一是引导企业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围绕煤化工、机械机床等特色优势产业,以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为重点,实施100项创新程度高、产业化前景好的科技项目,形成一批竞争优势突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装备,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力争列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突破30项、国家专利申请量突破1200件。
二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 “五大新兴产业”领域,强化政策扶持引导,推进创新要素集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膨胀发展。大力培植龙头高新技术企业,支持联想化工、山东威智、威达重工等重点企业实施“科技强企”工程,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进产品升级换代,积极申报和承担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促其做大做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向高端攀升。力争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比年初增加1个百分点,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
三是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切实巩固和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加强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等企业研发平台的管理和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健全完善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手段和功能,提高建设水平。支持鼓励企业采用产学研合作、横向技术联合等方式共建研发机构,新设立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以上。依托现有实力强、基础好、特色鲜明的企业研发平台,积极组建服务于行业和产业集群发展的公共创新平台和专业检测机构。健全完善生产力促进中心运行机制,加快规划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继续探索在机械机床、煤化工、玻璃制品、旋转接头等行业领域通过产学研合作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大对联想化工、鲁南机床、益康药业等企业研发平台建设支持力度,力争在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上实现突破。
四是深化产学研联合创新。继续实施“科技联姻”工程,积极开展产学研对接、院士专家企业行等活动,促进企业与高校院所的技术合作,加快引进一批技术水平高、产业关联度强的科研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不断深化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加快建立常态化、多样化、实效化的合作机制,鼓励引导在更广领域、采取更多样化的方式开展合作,共建研发中心,设立研究生工作站、教学实践基地,支持机械机床、煤化工、医药等专业方面的科研院所来我市设立分支科研机构。